当前位置:首页 > 千帆杂谈 > 正文内容

“行”——不走寻常路

千帆2年前 (2023-10-26)千帆杂谈7926

  话说这衣食住行,必是缺一不可,有几个小镜头,凑合着,就写点东西,且再谈一回“行”字吧。因为除了比较宅窝的人,我们都必有至少一日两行,有甚者,来回奔波,不下数趟,具体原由,无须探个究竟,此为常态,即是自然。所以谈“行”,如拉家常,不需要娓娓道来,只要揪上几个镜头,足够写上几百字,字似千金,亦如粪土,读者自辩,知者自知。

  镜头一:昨日送好儿子回家路上,见那高架桥北一路段垂下一大棵断枝,略有伸拽,有一定的安全隐患,因为所处单行道,我那会是直接开过去了,未有擦撞,但是此“行”有异议,一直记着。吃好早饭,再从另侧准备上高架前,发现垂枝依旧,于是顺势变道左拐掉头后来到断枝旁,发现已经有人移动过了(此处致谢,不知是哪位仁兄,省略N字),只是仍然有部分搭拉于地面,于是我打了双闪,快速下车,再次移动断枝,确保不外伸,把地上掉落的几根树枝也捡了起来,扔到绿化带泥土上,这才放心的回到车上,继续开车右拐再转个圈上了高架,如此,算是舒心,也是放下,峰回路转,兜了一个弯罢了。

  镜头二:昨晚接好儿子回家路上,差不多又是同一位置,到了路尽头必须右转,那会都是争分夺秒的节奏,恰巧直行绿灯也亮起,我是先行通过了,只听得右侧直行的两辆电瓶车主一声大吼,分贝有点“欢快”,后座看书的儿子也听到了,问我:他们在说什么,我回:聊天,讨论,声音比较大,哈哈哈。其实,应该是我右拐吓着他们了,他们准备直行,我的安全时差不够,偏偏这新划出的道路,设计的右拐与习惯有点不同,是在直行的左侧,所以有点闹心,我自个也恶心自己,尽是歉意。此“行”差矣,平时我开小蓝车时,也遇到过几次,这次隔山打牛一般,传递了一次恶相,实在是过意不去,以此记录,再次提醒自己,切记,切记,不可,不可!

  镜头三:今早送孩子到学校东北路口时,右拐道满是肆意掉头的家长。这一次,我前方的车辆,更加强劲,无论如何,都不直行,也不右拐,他早早的已经让孩子下了车,全程坚持一定要强行掉头,这逆向的小心眼特别倔强,挡着我们后面所有正常行驶的车子,也就一会时间吧,后面车辆的喇叭声都响了起来,他还是无动于衷,我也按了几下喇叭,虽说没有实用,但是心里还是能稍微解点气的:就这样一个人一辆车挡住了一条道一群上学的孩子,整整五分钟,结局不会很辣眼,他大摇大摆的完成了心愿,掉头逆向行驶成功了,别人的孩子都晚了五分钟,他家的孩子老早已经进了校门,可能这就是最讽刺的教育实例,到底教育的意义是什么?寒心,也痛心,可能真的是应了人家广告语里的那半句:不走寻常路!当然,个人谈不了教育,只是做为自己孩子的第一教育者而矣,其他说不上什么,也无话可说,写写散点烦心事,落的一点清静吧!

  三个镜头,必是自嘲自解自娱自乐,我就这性格,有时也硬是一个愣头青,所以折合着算计一下自己的思想,搞点文字游戏,也算是不走一回寻常路吧!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千帆生活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ntshw.com/?id=82

分享给朋友: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1915

下一篇:陌轻尘·说

““行”——不走寻常路” 的相关文章

半生半世

  已经很长时间没完整地写一段内容了,看了看草稿箱,居然躺了四篇,代表着一个个时间点的思想和情绪:《攻击》、《没头脑与不高兴》、《二个一百》、《精神内耗》,以后有空再完善一下吧,至少感觉还是有点写头,我是大多时间把正、反面的思考都用文字去调配融合,消化分解,也难怪一直以来自己总是有一种丈...

爱字诀

  爱字简单,意却复杂!  爱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和态度,通常涉及对某人、某事、某物的强烈亲近和珍视程度。她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方面,包括血浓于水的亲情、长青不败的友情和浪漫可期的爱情等。  亲情为首:在家庭关系中,父母对孩子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爱通常表现为关怀、支持和牺牲。这种爱是无条件的,往往伴随...

流量

  好歹算是一个心愿,总是想着怎样把一些零散的东西东拼西凑,像模像样的收藏起来,鉴于在网络中翻爬滚打的那些经验加小伎俩,也没精力和能力去做什么精致的原创,再者,有些东西,不是靠创造去生成,而是靠发现去珍视的,所以这段时间做了一下视频的小剪辑组合,简单地配上了两句台词,凑合着就发布了。  居然有一个视...

我以为,那是如何?

  在岁月的长河中,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叶扁舟,随波逐流,时而平静,时而激荡。回首过往,那些曾经以为的种种,如今看来,或许已成云烟。然而,正是这些“我以为”,构成了我们生命的独特篇章。  初春的希望  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,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大地上,万物复苏。我以为,春天的到来象...

论从人文视角理解问题及其解决的重要性

  在现代社会中,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不仅限于技术层面,更深层次地涉及人类的经验、价值观和社会关系。从人文的角度来看,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难题,更是一个复杂的、涉及人类文化和情感的现象。本文将探讨从人文视角理解问题及其解决的重要性,并提出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面对和解决问题。  一、问题的多重维...

怎么了?

  原本想用的标题是:《这个世界,怎么了?》。这个标题看似狂傲,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质疑。它不仅仅是在问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,更是在反思我们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理解。  在这个标题的背后,隐藏着一个小小的“特狼扑”。这个“特狼扑”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或事物,而是一种象征,代表着那些试图影响...